个人简介
王健宇,男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法学系20-2班学生。2002年生于辽宁锦州,在部队大院长大,2008年随父母返回老家山东聊城就读。中学阶段以文科见长,数学则以高考67分收官,此后敬而远之。2020年来到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学习法学,本科期间不曾获什么奖。2022年起备考法考,2023年10月中旬意外通过法考,遂备考一个半月左右,通过公考笔试,继而通过面试考入聊城阳谷县检察院。
值得注意的是,考公一事,我首先要说的就是“功夫下在平常”。考试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一个漫长时间段内的持续努力。对于我报考的检察官助理岗位而言,通过法考属于其前置条件之一,这样则更显漫长。在这段时间中,学习绝不是生活的全部。在生活娱乐、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,我也有些话想和未来八九点钟的太阳们絮叨絮叨,就放在本科经历中,结合我的个人经历与体会来说。
我有一位朋友,我们聊天的时候说起本科期间的生活,他曾经自喻为闲云野鹤,无拘无束,来去自由。此处我借他的比喻,来讲我本科期间的生活状态。另外,这位朋友与我同期通过公考,诸位读者在读到我这篇分享的前后,应该也有机会拜读他的文章。公考,特别是行测,特点就在于在海量题目中广泛覆盖知识面,科技、政治、音乐、文化、法律、军事,包罗万象。因此所谓闲云野鹤,不是说生活状态上的离群索居,而是倡导精神上的开放包容。注重打破知识获取渠道单一带来的信息茧房,广泛、多渠道地了解新知,珍惜自己如今的每一分好奇心,努力去自主检索答案,也建议在闲时去图书馆看看,不借出书籍,而是就在馆内阅读。书一旦借出带回,恐怕几个月也难想起来翻阅一页。此外,长清校区离地铁站极近,此等位置是可遇不可求的,下载一个济南地铁的软件,沿线看看博物馆、人文自然风光,感受大好河山的美,感受人间烟火气的可爱。南门过街有园博园,平常人不多,是寻求宁静、晒太阳和背书的好地方。注意,这类广撒网的知识点,不必像英语单词一样刻意去做知识积累,更不提倡过早地展开背诵。过长的备考战线将导致兴趣的迅速磨灭,倦怠感、瓶颈期和不知所措会使你在备考需要发力时泄气,就像体测长跑在第一圈就开始冲刺那样。以零敲牛皮糖的方式,通过融入生活的亲身经历,不求牢固记忆,只求知识过脑而有印象即可。若参加山东省考,则格外建议关注山东省情,积累山东本地先进典型人物故事。我并不是典型的值得夸耀或者称赞的优秀学生,在本科就读期间,更多的是成绩平平的仰望者和追赶者,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要求也只不过是期末考试不要挂科。即便如此也未能如意,在西方哲学史一科就曾折戟。其后准备补考期间,惶惶然加倍努力,记下晦涩而难懂的理论,勉强通过补考,从此再不敢怠慢,即使仍不求高分,也起码要保障顺利通过。谈到这些,只是想说明两个观点:一来,学习容不得怠慢。作为学生的本分,也作为未来进入专业性较强的单位后法学知识的基础,本科期间的课程一定要紧跟老师步伐,做好学习积累。而学习没有落下,最直观的体现(也是底线)就是期末考试的通过。同时你也将在每年的考试中逐渐意识到,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,对于这一年知识的汇总、梳理、释疑和巩固记忆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。二来,对于狭义的公务员考试本身——行测、申论、面试来说,校内的成绩并不代表太多,即使成绩处于中游甚至下游,在班级里表现不够出彩,也不能成为过早放弃公务员考试的理由。请始终保持自信。在备考路上我见过很多同学,第一次参加公考,却能在行测答题、申论撰写和面试表达上挥洒自如。就像日常打趣说的,也许你就是“命里带编”的那个人。
在备考路上,若住在校内,那么陪伴你时间最长的人不是家人,而是舍友。宿舍也将成为你一天备考后的充电站,成为你诸多情绪最终得以消化的地方。宿舍是个相对封闭,又太过开放的空间:它太封闭,多少矛盾往往不曾外传,只能默默消化,多少困难又无人伸出援手,只有舍友们齐心协力来解决;它又太开放,让你觉得他人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,言行上的小小瑕疵也难逃法眼,而对身边人吹毛求疵的同时又不禁为自己的隐私空间而忧虑。在复习期间,我和舍友们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。早晨早鸟们出门学习时轻手轻脚,不会打扰到我这样贪睡的懒虫;白天各自专心学习,如有特殊情况或统一安排,也都在宿舍群里及时通知到位;卫生、打水分工明确,偶有忘记,也都能互相体谅,代为值日不过举手之劳;晚上回寝,不仅及时交流今天收获,互相帮助解决疑问,还互相聊天,关心时政热点,分享生活趣事,疏导排解情绪;到熄灯时间互相体谅,需要继续学习娱乐者会主动降低音量,保证充足休息。注重在宿舍这个小环境里和舍友们搞好关系吧,趁着你们刚来不久,无论有什么龃龉,都尚不致加深,来得及解决。试着“钝感”一点,专注去做自己的事就好,不需要在意他人太多,互相给予充分的空间,也在必要时伸出援手。坦诚一点,勇于把期望、要求和矛盾拿到面上来说。类似于你复习很累了,需要好的休息,但舍友还未熄灯,那么不再“忍气吞声”,任凭矛盾在心里发酵——把它说出来,告诉大家自己有理由想尽早熄灯睡觉、想轮流打水、想保持宿舍干净卫生,在讨论中解决问题。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,即使这可能难为情,可能有争执,也可能最终得到一个折中妥协的结果,但一定强过让一个小的不愉快长期影响你的心情。每个未来的国之栋梁都有不带心事入睡、每天都保持开心阳光的权利。
法学生的就业前景,就现在看来是相对明朗的。说是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也不为过。在本科期间打好专业基础,无论是立刻考证、就业,做一名律师;或是参与校招,应聘企业法务;再或者和我一样选择考公,出路很多。考公的原因,说得宽泛一点,家庭和教育经历的影响是极大的。亲人在司法系统的工作经历、在部队大院的成长经历,个人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法考的熏陶都使我树立起坚定的法治信仰,萌生投身司法工作的愿望。就我个人的现实因素而言,阳谷县的检察院往年招录分数相对较低,理性分析来看,符合我以较短暂时间投入能够达到的水平。且单位办公地离我住处不远,未来生活与工作将会方便。
也许在以成年人的眼睛向这个世界投向全新的目光后,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而言,理想早已经不再像儿时畅想中那样远大而令人向往;但决心投身于公务员考试的战场上时,目标最好是明确的——从一开始!
在学习期间,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,都难免有投笔弃学的冲动。不要空耗时间,甚至要求自己非得学满几个小时,那无异于对自己耐性和积极性的进一步打击。我建议备考,特别是做题和模拟,一定是效率优先,在短时间内投入地、专心地学习,能够事半功倍。选择“任务导向制”,计划好今天大概要做多少题,或者整理好自己哪一部分的错题,并举一反三进行巩固,每天完成计划后就把事情抛之脑后,该玩乐玩乐,该休息休息。假如复习还像上自习一样,即使呵欠连天。即使心早已飞到商业街,还非得熬时间,那无异于自我折磨和对学习热情的消磨。不过,听视频课程这个倒是因人而异,我个人学习习惯不太好,不喜欢,也几乎不会记笔记,但听课时脑子活跃,能够跟上思路、充分理解内容时,我就往往听着课做些别的事,甚至鼓捣手工。假如有重点没跟上,或者例题一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果,就回退再听一遍,拿起笔做简单梳理或者运算。这样学习强度不大,一般可以听更长时间,但这样做缺点也很多,尚需要进一步练习来检验学习成果,而且长时间听课仍会思路混乱疲惫,需要完全停止学习来放松。这样睡前也更容易有负罪感,觉得自己没有真正学进多少东西。假如我的昏招不合用,那还是专心听讲,做好记录,及时请教解惑为妙。
本科期间的时间是格外宝贵的。我在高中时期就读于一所管理分外严格的学校,作息时间接近朝六晚十一,对日常表现量化计分,倘有违纪,全年级通报,即使只是自习课抬头、喝水,情理之中的事也被严格管理。而我相信与我同样经历的学子不在少数。我们获得了高考的阶段性胜利,这并不意味着本科可以用全部的时间来报复式、弥补式放松娱乐。公考对我而言时间紧张,我是得知法考通过后才着手准备的。但法考我着手较早,提前一年多就买了书本和课程,那一年也不过是边听边玩,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,并不很耽误娱乐,甚至还有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三五本大部头,真正全身心备考,要等到二三年年后了。然而提前进行了解和学习,不仅使我对法考题型有了充分了解,更打下了基础,使得后续复习能够根据前期准备灵活调整,比如加强我较薄弱的商经法和行政法方面的学习,而对三国法,特别是国际公法,基本不需要多分配时间。公考同理,现在着手准备并不意味着过早放弃大学期间的精彩生活,只是可以先做一些初步了解工作,找找备考资源,下载课程,看看哪位名师的讲课风格适合自己,打下基础,也给自己一个迈出第一步的积极暗示。
在备考期间,时间是有限的,但学也有涯,知也无涯,要求我们分配好时间。一来是生活学习的时间分配,既然明确了公考道路,那就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娱乐应酬,特别留出最清醒的大块时间集中复习。如果平时学校有课,也要保证到课和不挂科。这方面操作空间是属于每个考生个人的,公考值得你付出多少时间,个人的放松娱乐需要多少时间,跟上学校的课程需要分出多少精力,请各位在备考中逐渐搭好平衡木,酌增酌减,不拘于一个定数。二来是各个题型的时间分配,我建议在学习中抓大放小,把时间留给投入——产出比更高的题型。例如前文提到过,常识题型范围广,难以通过短暂突击学习提高,那么就不需要将大块复习时间用在常识积累上,可以简单听一下常识答题套路,然后将积累做在日常细碎时间,把相对整块的复习时间留给其他题型。又比如我个人数学能力的确不如人,即使投入时间也收益甚微,那么在数量关系题型中,我就相应的减少投入,精炼自己擅长的判断推理、言语理解等方面。诸如此类,因人而异。三来是在练习中的时间分配,这则要严格按照各个题型分值分布来计算时间,不耗费大量时间在个别题目上钻牛角尖,在基本不偏离卷面顺序的情况下,对答题顺序进行微调,优先作答得分率高、把握较大的题型,随后转向耗时较长的资料分析,以此争取在短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,公考时间紧张,应当在练习中就养成良好的作答习惯,形成自己的答题节奏。
我的经验分享,仅作为一家之言。不但不一定能够拿来即用,给予读者立竿见影的帮助;甚至颇有一部分说法是会收到反对声音的。然而正如齐白石所说,“学我者生,似我者亡”。假如一味套用经验模版,无论是我的,还是网络上所谓“经验分享贴”的,那都是削足适履,使自己被动接受他人的模式,不一定适合自己,更带来不必要的压力。因此提前开始准备,在强度较低的学习中摸清自己的学习效率,参考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,为将来考前更高强度的复习铺设轨道。
受到我过去一位老师的教导,我将他对我们的寄语转赠如下:宠辱不惊。这四字在诸多情况下受用——公考本就是实力与运气并重、选择与努力并重的一场考试,备考路上往往充满疲倦、烦恼、心焦,也常常因阶段性的成绩而欢欣鼓舞,至于最终的成果,则是尽人事知天命。公考得失并非大学这段旅途的全部,未来之前途不愿辜负,青春之美好也不容错过,惟愿各位如果今后真的准备考公,顺境逆境都能泰然处之,是成是败都能坦然接受,不患得患失,方能冷静、理智地看清前路,也莫错过沿途难忘的风景。